罗马—在过去三年中,面临平息动荡的市场和为可靠复苏打下基础的欧盟的动作主要集中在金融稳定和减少财政赤字和债务上。如今,金融紧张局面正在缓解,信心正在恢复,2014年欧洲领导人应该把注意力收回到实体经济和产业基础上来。2月的欧盟理事会部长会议将是一个很好的起点。
为了决定最佳的前进道路,欧盟领导人需要回顾以往。从历史上看,制造业投资是欧洲增长的一大主要引擎,如今也是为欧洲经济重新注入活力的关键。
在过去十年中,产业政策大大地向金融和服务部门倾斜。制造业被认为是明日黄花,而欧洲也不再被视为竞争性工业的合适地点。此后,许多欧洲国家经历了去工业化。比如,意大利工业产出自2007年以来下降了约20%。
尽管如此,工业部门仍在欧盟经济中扮演着关键角色,雇用了3 400多万工人,贡献了80%的出口,也提供了很大一部分私人研发投资。因此,工业制造业影响着欧洲经济的其他各个部门,包括服务部门。
事实上,尽管决策者的注意力发生了变化,来自新兴经济体的竞争也日趋激烈,但欧洲国家的制造业表现仍位居世界前列,这是因为许多企业成功地实现了适应和创新。这些企业让意大利走出“三F”——食品(food)、时尚(fashion)和家具(furniture)——计入到生物制药、机电一体化和航天等领域。
类似的向更高附加值制造业活动转移的现象在整个欧盟随处可见。这些发展趋势表明欧洲未来的成功将取决于其将传统经济优势与强大的创新相结合的能力。
Secure your copy of PS Quarterly: The Year Ahead 2025
Secure your copy of PS Quarterly: The Year Ahead 2025
Our annual flagship magazine, PS Quarterly: The Year Ahead 2025 , has arrived. To gain digital access to all of the magazine’s content, and receive your print copy, subscribe to PS Digital Plus now.
Subscribe Now
欧洲国家应该致力于创造工业部门繁荣的必要环境。比如,意大利最近实施了“目标意大利”(Destinazione Italia )计划,通过建立更加可预测的税收制度、减少官僚繁文缛节、强化民法制度以确保有效的合同执行帮助意大利公司蝴蝶成功。这样的环境有利于企业成长,同时还能吸引外国和国内私人投资。
但光有国家层面的努力是不够的。欧洲企业早已融入了地区和全球价值链。布雷西亚所生产的元件可能会用于斯图加特所生产的设备上,而后者又在马拉加装配成为最终产品。在这样的环境下,必然会出现一国荣则俱荣,一国损则俱损的局面。
重塑欧洲竞争力的最有效方式是把欧盟各成员国的个体优势结合起来,从而形成生产率日益提高的欧洲供应链——或在全球供应链中脱颖而出。这要求深化各国经济的联系,塑造整合不同国家相对优势的真正的无国界单一市场。
在这方面,欧盟层面的更具针对性的政策至关重要。保持全球竞争力需要对未来工业产品的关键决定因素——能源效率和技术创新进行投资。因此,欧盟应该追求支持能源密集型产业竞争力的措施,特别是要降低与欧洲工业竞争对手——如美国和新兴经济体——之间的能源价格差。有效的内部能源市场对于提供平价能源至关重要。
另一个重要项目——欧洲研究区(European Research Area)已经开始操作,应能在2014年进入实施阶段。通过成立共同的国家研究计划日程和促进技能和科学知识传播——比如允许意大利顶尖机械科学研究中心从芬兰和葡萄牙招募研究员——研究区能够形成最优的创新环境。
在研发领域之外,基于创新的工业经济需要拥有高水平专门技能的工人。要满足这一要求,欧盟必须出台促进中学、高中和高等教育的政策。
为了建立更深、更一体化、更多维的市场,欧盟应该把自由贸易协定作为当务之急,特别是目前正在与美国谈判的跨大西洋贸易和投资合作伙伴关系协定。贸易一体化——以及最终形成的跨大西洋共同市场——可以成为未来数十年欧洲最有效的增长机制,特别是对中小规模制造业企业来说。
欧洲制造业公司还需要更好的融资渠道。金融危机的一个危害最大的后果是持久的信用限量。在一些国家,一半的贷款申请遭到拒绝,融资成本也高得令人咋舌。
博岑(波尔扎诺)的贷款成本是临近的因斯布鲁克的两倍,这是完全不合理的;事实上,如此武断的差异只能破坏竞争,导致经济停滞。如果欧盟领导人不解决这个问题(包括通过建立完善的银行联盟),改革措施的积极效应将很快因为缺少新投资而消失殆尽。
再工业化——加上战胜年轻人失业——应该成为2014年欧洲日程的最紧要任务,欧洲应该制定2020年工业部门GDP贡献比例达到20%的目标。而要让这成为可能,唯有通过进一步欧盟一体化。事实上,不断紧密的联盟是欧洲构建繁荣的现代创新经济的唯一出路。
罗马—在过去三年中,面临平息动荡的市场和为可靠复苏打下基础的欧盟的动作主要集中在金融稳定和减少财政赤字和债务上。如今,金融紧张局面正在缓解,信心正在恢复,2014年欧洲领导人应该把注意力收回到实体经济和产业基础上来。2月的欧盟理事会部长会议将是一个很好的起点。
为了决定最佳的前进道路,欧盟领导人需要回顾以往。从历史上看,制造业投资是欧洲增长的一大主要引擎,如今也是为欧洲经济重新注入活力的关键。
在过去十年中,产业政策大大地向金融和服务部门倾斜。制造业被认为是明日黄花,而欧洲也不再被视为竞争性工业的合适地点。此后,许多欧洲国家经历了去工业化。比如,意大利工业产出自2007年以来下降了约20%。
尽管如此,工业部门仍在欧盟经济中扮演着关键角色,雇用了3 400多万工人,贡献了80%的出口,也提供了很大一部分私人研发投资。因此,工业制造业影响着欧洲经济的其他各个部门,包括服务部门。
事实上,尽管决策者的注意力发生了变化,来自新兴经济体的竞争也日趋激烈,但欧洲国家的制造业表现仍位居世界前列,这是因为许多企业成功地实现了适应和创新。这些企业让意大利走出“三F”——食品(food)、时尚(fashion)和家具(furniture)——计入到生物制药、机电一体化和航天等领域。
类似的向更高附加值制造业活动转移的现象在整个欧盟随处可见。这些发展趋势表明欧洲未来的成功将取决于其将传统经济优势与强大的创新相结合的能力。
Secure your copy of PS Quarterly: The Year Ahead 2025
Our annual flagship magazine, PS Quarterly: The Year Ahead 2025, has arrived. To gain digital access to all of the magazine’s content, and receive your print copy, subscribe to PS Digital Plus now.
Subscribe Now
欧洲国家应该致力于创造工业部门繁荣的必要环境。比如,意大利最近实施了“目标意大利”(Destinazione Italia)计划,通过建立更加可预测的税收制度、减少官僚繁文缛节、强化民法制度以确保有效的合同执行帮助意大利公司蝴蝶成功。这样的环境有利于企业成长,同时还能吸引外国和国内私人投资。
但光有国家层面的努力是不够的。欧洲企业早已融入了地区和全球价值链。布雷西亚所生产的元件可能会用于斯图加特所生产的设备上,而后者又在马拉加装配成为最终产品。在这样的环境下,必然会出现一国荣则俱荣,一国损则俱损的局面。
重塑欧洲竞争力的最有效方式是把欧盟各成员国的个体优势结合起来,从而形成生产率日益提高的欧洲供应链——或在全球供应链中脱颖而出。这要求深化各国经济的联系,塑造整合不同国家相对优势的真正的无国界单一市场。
在这方面,欧盟层面的更具针对性的政策至关重要。保持全球竞争力需要对未来工业产品的关键决定因素——能源效率和技术创新进行投资。因此,欧盟应该追求支持能源密集型产业竞争力的措施,特别是要降低与欧洲工业竞争对手——如美国和新兴经济体——之间的能源价格差。有效的内部能源市场对于提供平价能源至关重要。
另一个重要项目——欧洲研究区(European Research Area)已经开始操作,应能在2014年进入实施阶段。通过成立共同的国家研究计划日程和促进技能和科学知识传播——比如允许意大利顶尖机械科学研究中心从芬兰和葡萄牙招募研究员——研究区能够形成最优的创新环境。
在研发领域之外,基于创新的工业经济需要拥有高水平专门技能的工人。要满足这一要求,欧盟必须出台促进中学、高中和高等教育的政策。
为了建立更深、更一体化、更多维的市场,欧盟应该把自由贸易协定作为当务之急,特别是目前正在与美国谈判的跨大西洋贸易和投资合作伙伴关系协定。贸易一体化——以及最终形成的跨大西洋共同市场——可以成为未来数十年欧洲最有效的增长机制,特别是对中小规模制造业企业来说。
欧洲制造业公司还需要更好的融资渠道。金融危机的一个危害最大的后果是持久的信用限量。在一些国家,一半的贷款申请遭到拒绝,融资成本也高得令人咋舌。
博岑(波尔扎诺)的贷款成本是临近的因斯布鲁克的两倍,这是完全不合理的;事实上,如此武断的差异只能破坏竞争,导致经济停滞。如果欧盟领导人不解决这个问题(包括通过建立完善的银行联盟),改革措施的积极效应将很快因为缺少新投资而消失殆尽。
再工业化——加上战胜年轻人失业——应该成为2014年欧洲日程的最紧要任务,欧洲应该制定2020年工业部门GDP贡献比例达到20%的目标。而要让这成为可能,唯有通过进一步欧盟一体化。事实上,不断紧密的联盟是欧洲构建繁荣的现代创新经济的唯一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