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cess every new PS commentary, our entire On Point suite of subscriber-exclusive content – including Longer Reads, Insider Interviews, Big Picture/Big Question, and Say More – and the full PS archive.
To have unlimited access to our content including in-depth commentaries, book reviews, exclusive interviews, PS OnPoint and PS The Big Picture, please subscribe
China’s prolonged reliance on fiscal stimulus has distorted economic incentives, fueling a housing glut, a collapse in prices, and spiraling public debt. With further stimulus off the table, the only sustainable path is for the central government to relinquish more economic power to local governments and the private sector.
argues that the country’s problems can be traced back to its response to the 2008 financial crisis.
World order is a matter of degree: it varies over time, depending on technological, political, social, and ideological factors that can affect the global distribution of power and influence norms. It can be radically altered both by broader historical trends and by a single major power's blunders.
examines the role of evolving power dynamics and norms in bringing about stable arrangements among states.
奥斯陆——提及全球人口是引发一场长期、激烈辩论的最简易的方式。托马斯·马尔萨斯曾在19世纪提出警告,如果不实行生育控制政策,人口的指数级增长将超越农业发展速度,并导致反复爆发饥荒和瘟疫,马尔萨斯的论断众所周知地引发了激烈的争议。工业化可以推迟危机,但危机爆发仍然是迟早的事。
争论直到20世纪60年代仍未停止,当时保罗和安妮·埃莉希出版了火上浇油的畅销书人口炸弹。如果仅从数据上看,他们的担忧还算合理。到1975年,全球人口在不到50年的时间内达到40亿,比此前翻了一番。全球人口去年11月达到80亿,刚刚又实现了翻番。于是,新问题随之而来:即全球人口是否会再次翻番,达到160亿?
答案是绝对不可能。事实上,由于发生在过去50年的人口结构模式转变,全球人口不太可能达到那样的水平。人口增长率自20世纪60年代达到峰值以来就一直在稳步下行。各国女性都选择少生孩子,而全球平均生育率现在仅为每名女性生育两点几名子女。
当然,该数据掩盖了巨大的地理差异。在德国和日本等地,每位女性所生育的子女数低于两个,但多数低收入国家生育率却要高得多,脆弱国家尤其如此。尽管如此,联合国估计,全球人口可能在本世纪达到100亿到110亿的峰值后开始缓慢下降。这意味着我们要养活庞大数量的人口,但远少于160亿。
此外,我所在机构为斯德哥尔摩全球挑战基金会所撰写的一份全新报告:人与地球:21世纪可持续人口场景及行星边界内可能的生活水平分析显示,截止本世纪中叶,全球人口可能会达到90亿左右这个低得多的峰值。如果世界在经济发展、教育和卫生等领域实现更多投入,那么,全球人口可能会降至地球上每个人都能可持续获得清洁能源、住所、食物和水的水平。炸弹将被拆除,从而使所有人都能在行星边界内生活得舒适惬意。这是一项值得称颂的事业。
我们的预测源于一套新的动态模型系统Earth4All(所有人的地球),我们借助上述模型探索本世纪两大经济和人口情景。在第1种情景下,世界经济继续沿着与过去50年类似的道路向前发展,许多最贫困国家最终摆脱了赤贫,而全球人口在本世纪中叶达到88亿的峰值,然后在2100年下降到73亿左右。
Introductory Offer: Save 30% on PS Digital
Access every new PS commentary, our entire On Point suite of subscriber-exclusive content – including Longer Reads, Insider Interviews, Big Picture/Big Question, and Say More – and the full PS archive.
Subscribe Now
在第2种情境下,我们称之为“大跃进,”全球人口将在2040年左右达到85亿的峰值,而后在本世纪末降至仅60亿左右。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在扶贫和人力资源等领域进行前所未有的投资,并在粮食和能源安全、不平等以及性别平等等方面实现非同寻常的政策转型。在这个可能出现的未来,我们将在一代人的时间内(截止2060年)消除贫困,并显著影响全球人口趋势。
[此处插入图表。]
主流人口预测往往难以在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间建立联系。但我们知道,低收入国家的快速经济发展会极大影响到生育率。生育率会随女孩接受教育、及妇女通过有偿就业和医疗及计划生育方法的改善而获得更多经济权力而降低。一旦我们将这些因素纳入预测,将会导致人口增长速度急剧降低。
但我们的研究成果带给人们极大的启示。要实现大跃进,低收入国家政府必须竭力推动基于大量投资教育所带来的经济发展,而非仅仅依靠自然资源开采来达到经济增长目的。
此外,虽然有必要拆除人口炸弹来降低未来文明的崩溃风险,但仅仅这样做还并不充分。研究人口和行星边界之间的联系时我们发现——与流行的不实说法恰恰相反——人口规模并不是人类突破这些边界(主要表现为气候变化等问题)的主要原因。相反,最富裕10%群体的消费才是主要驱动力——该群体有着极度显著的物质足迹。
人类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并非人口,而是奢侈的碳和生物圈消费。相比于数十年前就已经达到人口峰值的国家,那些人口增长最快的地区却有着极其微不足道的人均环境足迹。如果能够更公平地分配资源,今天的全球人口本可以已经享受到超出联合国最低标准的生活条件,而不需要显著改变发展趋势。
人与地球为全球人口问题描绘了某种充满希望的前景。我们的研究成果挑战了人们所普遍存在的误解,即人口增长是超越地球边界的主要原因。而事实上,将我们推向悬崖的恰恰是世界最富有的人。
通过系统性经济变革,为行星边界内所有人提供美好生活依然可能。希望我们的报告将引导决策者重新审视消费模式的影响,并为人类自身利益将公平分配而非经济增长作为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