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uzikarova3_EDUARD GENSEREKAFP via Getty Images_slovakiacar Eduard Genserek/AFP via Getty Images

绿化东欧的增长引擎

发自布拉迪斯拉发——在过去三年间一系列相互叠加的危机暴露了中东欧经济的结构性弱点。在劳动力成本上升和生产力增长下降的背景下,一个又一个的挫折——前所未有的疫情、各类供应链冲击、紧挨边界的残酷战争、极端天气事件和能源短缺——接连打击了该地区。由于在这种持续压力下几乎不可能进行重组或长期规划,中东欧经济体一直无力针对快速变化的世界形势重新调整自身。
 

正如去年夏天创纪录的高温所证明的那样,不作为的风险是再大不过了。极端的热浪严重减少了斯洛伐克一些地区的饮用水供应——须知该国可是以丰富的淡水资源闻名。由此产生的几个世纪以来最严重旱情摧毁了匈牙利50多万公顷农作物,预计损失超过10亿欧元。已经遭受了数年干旱的波兰在俄罗斯对乌克兰战争的叠加影响下出现食品价格上涨。气温上升也导致保加利亚和整个巴尔干半岛的野火和其他气候危机风险上升。

但尽管全球变暖导致了庞大的经济损失,该地区却一直是气候怀疑论的沃土,政治精英们经常淡化风险或在实现欧盟政策目标方面虚与委蛇。波兰总统安杰伊·杜达(Andrzej Duda)一直对欧盟集团的各类气候立法持强烈批评态度,而捷克前总统米洛什·泽曼(Miloš Zeman)则表示应对气候变化的斗争被“夸大”且气候行动已经变成了一种“宗教”,还主张退出欧洲绿色协议

由乌克兰战争引发的能源危机终于为该地区提供了一个摆脱俄罗斯天然气和拥抱可再生能源的机会。虽说这一状况带动了能源供应多样化和需求削减方面的巨大飞跃,但相对于维持家庭供暖和工业运转来说一个长期去碳化战略的实施却只能退居次席了。

我们甚至可以认为这场战争造成了气候的倒退:高天然气价导致对煤炭的依赖性大幅增加,而煤炭是迄今为止“最脏”的化石燃料。最终该地区——以捷克共和国、斯洛伐克和匈牙利为首——退而选择了核电这个许多中东欧国家首选的洁净能源来源,尽管批评者们对放射性废物和该行业的整体安全记录表示担忧。

该地区拥有一个庞大的汽车工业和重工业部门,但问题是两个部门都是碳密集型且难以实现电气化,使得未来十年内的大规模工业脱碳成为一场艰苦的战斗。核能是人们熟悉的退路,而可再生能源的部署一直乏善可陈,一直徘徊在欧盟的平均水平之下,这也反映了广泛存在的气候怀疑论和对绿色政策的不信任,因为中东欧民众往往将其视为对其生计的威胁而非就业创造源。

PS Events: AI Action Summit 2025
AI Event Hero

PS Events: AI Action Summit 2025

Don’t miss our next event, taking place at the AI Action Summit in Paris. Register now, and watch live on February 10 as leading thinkers consider what effective AI governance demands.

Register Now

但目前看来电动汽车的大规模应用已是大势所趋,而该地区却对此毫无准备,白白浪费了多年来的低利率和廉价资金——这些资金本可以用来资助这方面的转型。德国在最后一刻改变了欧盟先前商定的到2035年禁止销售内燃机新车的决定,体现了实施经济结构改革所面临的政治阻碍。

使斯洛伐克成为全球人均汽车产量第一国家的汽车工业展现了该地区是如何处于落后状态的。该国于2022年生产的汽车中只有约15%由电池驱动,意味着在未来十年内还存在大量改进空间。为了完成从内燃机型的转变,传统的汽车制造商需要彻底改造整个组装流程和供应链;而确保电池的充足供应将是一个特殊的挑战。虽说各国可以通过吸引新进国外投资来推迟这一进程(正如斯洛伐克最近与德国汽车制造商保时捷的合作那样),但如果想保持市场份额的话就必须在未来十年内实施大规模转变。

正如中欧汽车工人所合理猜测的那样,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电动汽车将减少装配工作的数量,因为它们需要的零件更少。但它并不会带来悲剧性的净影响,因为新投资带来的工作机会将抵消部分岗位流失。事实上向电动车生产的过渡可能会带来更高质量的工作,这些工作比装配线工作更需要智力参与,报酬也更为丰厚。

就规模和范围而言,中东欧所需的经济重组仅次于三十年前的后共产主义转型。俄罗斯对乌克兰的入侵迫使欧盟的东部地区将资源用于一些更紧迫的问题,比如加强国防能力,救助数百万难民以及缓解通胀飙升的影响,但该地区决不能放弃着眼未来——以及为确保自身繁荣所必须做的工作。

https://prosyn.org/oxi9rsFzh